天博·(中国)|官方网站-TB SPORTS天博·(中国)|官方网站-TB SPORTS

行业资讯
“穷天博全站鬼超市”贴脸开大山姆汗如雨下!

  当德国折扣超市奥乐齐(ALDI)把广告牌直接怼到山姆会员店门口,碰瓷文案直接阴阳山姆时,就连“老大哥”山姆也汗流浃背了。

  最近,不少苏州的网友发现 奥乐齐竟然在山姆门口公然挑衅,文案一句比一句刺眼,懂的人已经憋不住笑出声了。

  早在苏州首店开业前,奥乐齐就在山姆停车场门口打出了这样的广告牌,文案可以说句句内涵,拉踩山姆分量大吃不完浪费天博全站,不如奥乐齐超市小包装。

  这句文案剑指山姆的会员制,众所周知逛山姆是要办会员的,这就相当于有一定的门槛,奥乐齐将其调侃为“买门票”,并暗示自己小份更新鲜,不花会员费也便宜。

  每一句文案都像一根刺,直戳山姆的痛点:大包装导致浪费、260元年费门槛、囤货式消费不适合中国家庭结构。

  从营销心理学角度看,这种手法极为高明:首先,它利用了锚定效应,让消费者自然将奥乐齐与已经建立认知的山姆进行对比;

  更妙的是,奥乐齐的文案虽然犀利,却始终保持在合法但有病的边界内——它没有直接点名山姆,但所有人都知道隔壁家是谁。

  表面上看,山姆和奥乐齐都是主打高性价比的零售品牌,但两者的商业模式却有着本质区别,堪称零售界的大象与蚂蚁之战。

  山姆会员店是典型的会员制仓储超市,其商业模式建立在三个支点上:260元年费筛选出中产客群、大包装降低单品成本、独家商品创造差异化价值。

  作为高端会员制商超巨头,山姆凭借极致的质价比天博全站,在中国吸引了500多万会员,开设超50家大型门店。2024年,山姆会员店的营收约为一千亿元。

  另外,山姆高度依赖进口商品(约35%来自美国),在中美贸易摩擦下面临涨价压力。这些弱点都被奥乐齐的文案精准命中。

  小:门店面积仅600-700平米,SKU约2000个(山姆约4000个),商品包装适合1-3人家庭;

  这种模式特别契合中国当下的消费趋势:据商务部数据,中国家庭平均人口已降至2.62人,60%的消费者更倾向高频次、小批量购物。奥乐齐的9.9元超值系列精准击中消费降级下的价格敏感需求,使其迅速获得穷鬼天堂的称号。

  目前截止到2025年第一季度,奥乐齐在上海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65家,还在江苏苏州、无锡开出了首店。

  因此,在苏州开出首店的商超奥乐齐,就把宣传广告打到了山姆门口,文案把嘲讽值拉满,句句都直戳山姆 “软肋”。

  这种持续性的碰瓷营销不是偶然,而是奥乐齐中国战略的一部分——通过与山姆的对比,快速建立品牌认知。

  奥乐齐对山姆的阴阳文案并非独创,在商业史上,这种碰瓷式营销早有经典案例。当我们把镜头拉远,会发现品牌间的相爱相杀其实是一门精妙的商战艺术。

  最经典的要数汉堡王的皇堡绕道活动。它发现很多消费者用导航找麦当劳,于是买下麦当劳附近的广告牌,写上距离麦当劳仅5分钟,但你可以用3分钟到汉堡王吃皇堡,并附上导航二维码。

  汉堡王非常聪明地利用了麦当劳的黑化广告,在广告的结尾处加了一段,成功反击。一对夫妇开车前往了5公里处的麦当劳买了一杯咖啡,然后继续驱车前往258公里外的汉堡王。

  蒙牛刚开始创立,并没有伊利的知名度。蒙牛为了宣传自己,想出了一招“借力打力”:它打出了“向伊利学习,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广告牌。

  他利用了老百姓平日只关注第一,无人关注第二的心态,让消费者借伊利知道了蒙牛。 要知道在当时,蒙牛在内蒙古,连前五都进不去,可凭借着这个广告,蒙牛获得了远超同行的关注度。

  当汉堡王挑衅麦当劳时,两家品牌的搜索量都上涨;当奥乐齐碰瓷山姆,消费者会自然将两者纳入同一竞争维度比较,无形中抬高了奥乐齐的品牌层级。

  这种双赢局面揭示了现代商战的本质: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品牌间的较量已经演变为一场共谋的表演。消费者享受吃瓜乐趣,媒体获得报道素材,而品牌则通过互撕免费获得曝光。

HTML地图 XML地图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