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在谭延闿、赵恒惕两任军政首领主导下,从1924年开始,长沙市古城墙纷纷被推倒拆除,并历时数年,终于将原城墙墙基陆续修建成环城马路。
湘春路是自湘江边北城城角码头至北门(湘春门)、兴汉门这段城墙的墙基上修筑的,于1926年夏天建成通车,这是长沙市环城马路最早修筑的路段。此外,湘春路也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战火洗礼。
湘春路开通后初步实现了“拆墙修路扩城”的计划,“路通市兴”,商贾百业也纷纷入驻湘春路,达官贵人及社会名流也先后在附近街巷圈地建房。
清末民初,东方文化和西方文明交融,创造出了中西结合风格的公馆建筑形式。公馆最早是指诸侯的宫室、别馆,后来泛指大官或富家的住所。
早年公馆建筑墙高气派,庭院深深威严,公馆主多为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商界老板。人们常冠以主人姓氏称之,如“张公馆”、“李公馆”。
公馆建筑形式大体相同,一般是石库双开大门,中间设有有天井、堂屋,正房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居室。大多是木地板、木楼梯、木板间壁。多为二层或三层砖砌墙面,中西结合建筑风格。
紫东园巷子西端始于北正街,斜对面就是西园,过城门口即入湘春路。东端接西街,循后街也可上湘春路。
紫东园小巷历史底蕴深厚,辛亥元勋黄兴就曾经居住在此。1989年,紫东园黄兴故居在旧城改造时被拆除,原址新建住宅楼。我于1990年搬入紫东园12号住宅楼,只可惜,连黄兴故居最后的影都没见到。
黄兴(1874-1916),字克强,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弘文学院。他是辛亥的先驱和领袖。1903年黄兴受长沙明德学堂校长胡元倓之聘在明德学堂任教时,秘密成立华兴会,并准备反清起义。为筹集活动经费,黄兴将高塘乡故居卖出,举家迁居明德学堂附近紫东园的一栋两层楼公馆。
清末光绪年间举人龙璋在西园的住宅——西园1号天博综合,为三轴七开间五进的组合建筑。住宅建在左文襄公祠之西,占地面积较大,沿西园北里直达湘春西路。园内亭台楼阁、树木葱笼。1938年文夕大火,西园龙宅全部被焚,旧迹已不存。
龙璋(1854-1918),湖南攸县人。父亲龙汝霖,举人出身,曾任知县、直隶知州。叔父龙湛霖为晚清翰林、刑部侍郎。龙氏一门都是倾向维新的官绅。1904年,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在西园一号龙璋住宅举行成立大会。后华兴会起义事被泄密,清廷官兵包围紫东园搜捕黄兴,黄兴急避西园龙宅,才得以脱身。辛亥前夕,西园龙宅成为策划起义的主要据点。辛亥后,龙璋任湖南首任民政长、湖南西路巡按使、代省长,他是传统绅士从改良转向的代表人物。
公馆为传统石库双开大门,内有天井、通廊、大堂和多间厢房,为典型公馆式建筑。2010年,西园北里49号杜心五公馆公布为开福区不可移动文物。
杜心五(1870-1953),原名慎愧,慈利人,是自然门第二代掌门人,自然门武术造诣颇深。杜心五曾于川、黔、滇一带以走镖为业,人称“南北大侠”,是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
1900年杜心五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结识宋教仁,加入同盟会并担任孙中山的保镖。回国后,曾任北洋政府农林部佥事。“九·一八”事变后,杜心五在华北广开山堂进行抗日活动。1936年他断然拒绝日寇组织“筹安协会”的要求。1937年赴重庆任全国抗日群众运动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杜心五任湖南省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政协委员。1953年7月8日,八十四岁高龄的杜心五在西园北里寓所打坐时安然去世,安葬于凤凰山。
2015年2月9日,该公馆被拆除。戴岳将军之子戴世选2019年10月26日曾在城市记忆平台《长沙老公馆寻踪》一文后留诗叹之:
戴岳(1888--1971),号翔庭,字希鹏,湖南新邵人,少时入长沙陆军小学,后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参加武昌起义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科,再入陆军大学特别班深造。曾参加讨袁、驱汤(芗铭)、傅(良佐)、张(敬尧)及援鄂等战役。1922年起历任湖南陆军第2师炮兵营长、骑兵团团长,湘军第2军第1混成旅旅长、师长,韶关卫戍司令,长沙警备司令,湖南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等职,1935年4月授国民军陆军中将衔。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解放运动,后任湖南省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政协第一至四届委员。其生平传记录入《人物大辞典》。
李觉公馆旧址今为周南中学老校区办公楼,公馆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青砖两层中西合璧式楼房。平面布局呈曲尺形,除阳台上部为平屋顶外,其余部分为传统硬山与歇山屋顶结合。
2002年,李觉公馆旧址公布为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2005年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觉(1900-1987),字云波,长沙市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5年与何键(国民军二级陆军上将,1929年2月任湖南省政府主席)长女结婚。参加北伐,任第八军团长,同年冬升第三十五军旅长。1929年3月兼长沙警备司令。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七十军军长兼第十九师师长,曾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1941年升任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胜利后任总统府中将参军。
1948年参与湖南和平解放运动,李觉公馆成了长沙和平起义的活动据点之一。湖南和平解放后,1949年1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1954年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81年起,任全国政协、中国委员会第三、四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五、六届中央监委。
陈长簇公馆为三进四层六天井布局,四周青砖防火高墙,前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大门为双扇对开门。公馆内绝大部分为木地板、木楼梯、木板间壁。公馆的后门开在湘春路。
陈长簇公馆是长沙文夕大火未被焚毁的极少数建筑之一。1944年6月日军占领长沙时期曾为日军驻长司令部,故陈长簇公馆完整地留存至新中国。
1950年代,私房改造时,陈长簇公馆仅留下中进二楼的三间住房陈家自用,后全部收归国有。1986年,公馆全部拆除,原址移交长沙塑料四厂扩建,该厂扩建时将大门改设在湘春路。
陈长簇公馆平面图 胡壮谦绘制。详见《长沙这所老公馆,堪比乔家大院,文夕大火后丝毫无损,曾名贤集聚!》
陈长簇(1876-1960),字右钧。平江县人,毕业于东京政法大学法律系。辛亥后任长沙地方审判厅厅长、湖南高等审判厅刑庭庭长、湖南高等法院院长。1949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新中国成立后,任湖南人民军政委员会顾问、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
富雅村吴剑学公馆由多栋公馆组合而成,宅中建有一小花园,主人题名为“乐闲园”。原建筑今已不存。
吴剑学(1883-1944),字熙农,湖南湘乡人,中国近代家。1904年赴日本东京振武学校留学,次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学成归国到保定军官学校任军事教官。后回湖南任湘军总司令程潜部参谋长、宝庆镇守使,兼第五混成旅旅长,湘军第二、四军军长。1931年,任湖南省政府委员。退休后闲居富雅村,平日深居简出,并将住宅中小花园题名“乐闲园”,自号“乐闲”,以示淡泊之意。1937年,为避战乱,吴剑学举家迁回湘乡土桥八亩冲(今梅桥镇新桥村),日常以读书自遣。但仍关心抗日战事,对于丧师失地,常怒形于色。
1944年夏,湘乡沦陷。日军用军刀架在其脖子上,威逼其出任伪职,吴剑学正义凛然断然拒绝。被日军开枪射杀,终年61岁。
吴剑学被日军杀害后,产生了相当大的社会影响。1944年8月4日,重庆《中央日报》报导了吴剑学被日兵枪杀的消息,重庆国民政府颁布了褒扬令,还将吴剑学生平事迹宣付史馆。重庆《新华日报》也在第二版以“湘乡吴剑学正义凛然,不当汉奸被敌杀害”为题,刊载了吴剑学的生平简历及遇害消息。
富雅里一条巷4号公馆,为国民政府湖南省财政厅长张开琏的居宅。1940年代张开琏调任福建省政府秘书长,富雅里一条巷4号公馆卖出。
张开琏(1890-1955),字慕舟,福建永定县人,长沙长郡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陆军军需学校,毕业后被保送日本东京陆军高等经理学校研究班留学。回国后,任军湖南总司令部军需科主任、湘军总司令部军需处处长、国民军北伐前敌总指挥部审计处处长,后擢升为省财政厅厅长。
郭寄生(1866-1958),宜昌人,辛亥志士。少年时经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荐入湖北方言学堂(高等洋务学堂)法文班,后加入共进会。参加武昌起义、光复鄂西北。因反对袁世凯复辟遭通缉,避长沙办《正声日报》,居陋园三号。后加入,曾任孙中山总统秘书。1949年担任湖北执行委员,解放后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参与编写《辛亥首义回忆录》《二七回忆》。
胡元倓(1872-1940),出身经学世家,湖南首批官费留日生,就读东京弘文学院。1903年留日归国,创立了明德学堂,取《大学》开篇之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中的“明德”为校名,亲任校长。先生自奉俭薄,而培养则英才辈出。胡元倓后担任湖南大学校长,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
张曙(1908-1938),安徽歙县人,上海国立音乐院毕业,1933年加入中国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与聂耳、冼星海、任光等人写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他创作的《还我山河》《洪波曲》有广泛影响。1934年5月,张曙应邀任长沙明德中学音乐教员。在紫东园租了一所住宅,成立了“紫东艺社”。1938年参加了以郭沫若为领导的中国军事委员会部第三厅,日军飞机轰炸桂林时牺牲。
初期北门城墙内的街巷属“城北区”管辖,城墙外街巷属“外北区”管辖。城墙内外街巷互不相通,只能绕道城门通行,交通多有不便。
拆除城墙开通湘春路后,阻隔于城墙外的街巷外湘春巷、外湘春街、晴佳巷、长春巷,熙宁街、群英巷、三角瑭、铁佛东街、彭家井、赵家坪等,穿过湘春路即可与原城墙内街巷相通了;城墙内街巷北正街、东兴园、富雅坪、红墙巷,东、西后街,高升门、紫东园、西园北里、后街一条巷,佘家塘、陋园巷,也可与湘春路相连相通,从而实现了北门城墙内外连为一体的湘春路新街区。
湘春路东端与建湘北路(今芙蓉中路)交会,可连接体育馆路,直达东风广场、烈士公园,也是连接城东北及中心城区的通道。
湘春路中段与蔡锷路十字交叉路口即兴汉门,曾称云阳门、新开门。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率起义新军攻克新开门入城,从此改名为兴汉门。兴汉门经蔡锷路可连接五一大道中心城区。
湘春路西端与沿江大道(今湘江中路)对接,北可达新河,南可至西湖路。湘春路西口也是长沙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主要沟渠,湘春街主沟沿路顺城区地势,自东向西经沿江大道排人湘江。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排水作用。但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这些沟渠设施结构简陋,疏浚维护差,晴天污水溢流,雨天低地积水,洪水期间湘江水倒灌淹没沿江低洼街道是常事。
时至1954年,当湘江洪峰高达37.4米时,湘春路西段一带竟水深过腰。直至1983年6月截污防洪工程建成,采用防洪排渍泵站抽排市内渍水,才解决了湘江水倒灌,淹没湘春路低洼街巷的窘境。
2012年,湘春路西段北正街、外湘春街改建为宽阔的黄兴北路,完全改变了湘春路西段的格局,又为湘春路增添了现代化气息。
我在湘春路附近紫东园居住20余年,深切感受到了湘春路街区生活的便利。城门口的南货、百货、杂货铺天博综合、饭店、酒家、肉铺、酱园一应俱全。头卡子、北二马路两个大型集贸市场内,新鲜蔬菜、鸡鸭鱼肉、海鲜野味琳琅满目。
记忆中湘春路上还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马路市场。在“全民经商”的1985年,湘春路东段南边车行道上,竟然由有关部门批准,占道建立了一条食品百货商业街。但因实在严重阻碍交通,有碍市容,引发市民强烈反响。荒唐经营两年后,于1987年8月经市八届三次会议提出拆除提案,才被拆除商铺还路于民。
1949年8月长沙和平解放,湘春路上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湘春路原为碎石简易路面,1956年、1963年两次分段进行大修改造。1975年又对全路面进行了大修翻新,并重新铺设沥青路面。
湖南日报社社址处于湘春路和建湘北路东南拐角处。报社大门设建湘北路(现芙蓉中路一段442号)侧门设湘春路。
湖南日报系湖南省委机关报,1949年8月15日创刊,初名《新湖南报》。1964年10月,改名《湖南日报》。2001年7月组建湖南日报报业集团。2015年7月,成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现新湖南大厦产业楼是屹立在湘春路东口南侧第一栋楼。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前身为湖南省妇婴保健院,1949年改名为湖南省立妇产科医院。1951年与长沙市天主教会医院合并,成立联合医院。1952年,从联合医院分出,定名为湖南省妇幼保健院。1954年3月迁入湘春路新建院舍。
湖南石油分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50年7月的中国石油公司长沙分公司。1998年,湖南石油公司整体划转中国石化集团,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2000年,整体重组改制为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陋园宾馆系湖南石油分公司下属经营实体,成立于1993年。享有“三星级酒店、四星级硬件、五星级服务”美誉。现改制为湖南陋园宾馆有限公司。
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二分公司,创建于1958年,原名湖南省安装公司第二工程处,是省级大型综合性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现隶属于湖南建工集团,具有锅炉、压力容器、管道、起重机械安装维修资质。我曾多次参加该公司锅炉安装维修资质换证审查,是湘春路上我比较熟悉的单位之一。
长沙职工大学前身为1979年长沙市总工会成立的长沙市职工业余大学。1983年6月正式定名为长沙市职工大学,学校迁至长沙市湘春路251号(长沙市工人文化宫隔壁)办学,成为全日制职工高等学校。该校副校长罗伯强曾是我家居住北郊时的邻居,他是职工大学从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引进的优秀教育人才。
2001年12月长沙市职工大学与湖南省建筑技工学校合并。2008年,并入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现为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北院(继续教育学院)。
1950年,在顺星桥泰山电影院建立的工人俱乐部迁至湘春路南侧左文襄祠旧址,改建为长沙市工人文化宫,是当时湖南省第一个大型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场所。
1982年,《工人音乐报》诞生在工人文化宫,主编是长沙市音协主席、工人文化宫主任袁炳清,这是一份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的音乐刊物。1982年4月15日创刊时,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为之题词。1984年10月,全国职工《建设者之歌》创曲征集调演大会在京举行,中央总在中南海接见了参加调演大会的《工人音乐报》编委会袁炳清等人,并被给予高度赞扬。
工人文化宫为长沙市工矿企业培养了大批的音乐骨干,其中有30多名词曲作者被吸收为省市音协、作协的会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与袁炳清主任有过交往,我曾看到他热心地辅导音乐爱好者,其中甚至有双目失明的音乐爱好者。
2023年2月13日作者再访重新装修后的第二工人文化宫。2023年1月3日,长沙市第二工人文化宫建筑内外装饰装修已完成,提质改造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按照改造计划,原6层活动楼改为职工培训中心;原剧场改为职工文化中心,兼具羽毛球、气排球活动等功能;而原多功能教育厅改为职工文体中心,将打造成集乒乓球、舞蹈、瑜伽等体育健身项目于一体的综合场馆。改造后第二工人文化宫将进一步满足各类工会赛事开展及职工日常体育锻炼需求。
湖南省新华印刷厂始建于1952年,工厂位于建湘北路与湘春路东端拐角处。1969年以后,分出邵阳分厂(新华印刷二厂)和彩印南厂(新华印刷三厂),该厂改名为新华印刷一厂。2002年3月,省新华印刷一厂、二厂、三厂整合改制成立湖南新华印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搬迁至韶山南路258号,原址开发改建为泊富商业大厦及商住区。
2005年,百年湘春路迎来又一个春天,湘春路通过挖掘“福址、福街、福门”历史文化底蕴,发挥商业街西端湘江滨水区和东端连接长沙市交通主动脉芙蓉路的优势,将百年湘春路复古、更新、提质为独具特色的湘春路商业街。湘春路西段所有建筑全部恢复明清建筑风格,甚至连路灯、广告牌都全部仿照古代茶楼、酒肆的风格复制。
人们进入湘春路,宛如进入明清时代的长沙古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各类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成为集教育、休闲娱乐、旅游、餐饮和文化底蕴非常丰富的现代湘春路商业街。